返回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2章 道家出山救苍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https://m.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的名号便知其家风崇尚道家之无为,王不为副县长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道理,实出于县长之前车之鉴。

    nbsp知县是个血性汉子,当闯军犯境,他不听王不为劝阻坚持领军出战,不料,部队行踪被县内一寺庙的沙弥给告了密,甘泉2000官兵和义勇队行军在秦直道上时遭遇伏击,被18倍与己的闯军前堵后截拦腰断,2000人被围歼,一个也没逃出来。

    nbsp王不为有所为乃是坚持抵抗绝不献城投降,有所不为是坚守城池绝不出战。可他内心盼望王师来援,盼望能够出城一战,好为死去的老大和2000甘泉子弟讨回公道。在这样的心情下,当王不为得知湖广总兵官赵寿吉亲率麾下5000王师前来剿匪时,他率甘泉二百余白叟黄童出城三里设案焚香壶浆箪食迎接乃是十足出于真心实意。按说在这种隆重的迎接仪式上当吟唱之乎者也之类的颂歌,不该逮着人便谈公事。但县丞王不为心情太过迫切,大碗茶都没给一碗,先抓住赵寿吉手不肯放,开口就是工作的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早也想来晚也盼,可是把将军盼来了,盼将军早日屠尽闯贼还甘泉太平。”

    nbsp“屠?流贼本是大明子民如何能屠,本将军是来招抚的。”

    nbsp“万万不可啊。贼子高迎祥竖旗为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今日我王不为把话放在这儿,只怕闯贼招而不安降而复叛!”

    nbsp赵寿吉主抚,王不为主杀。工作方法不同,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甘泉县平安,所以矛盾归矛盾,合作仍要继续。当前甘泉县最重要工作是剿匪,王不为决意把县衙让出来做了湖广军前敌指挥部。

    nbsp甘泉县最为弹眼落睛之瞩目在于悬于城墙上的五具乌漆嘛黑风干了的和尚尸体。风干之物没份量,随风飘荡,晃来晃去相当扎眼。不消打听,定是那告密闯贼出卖官民的寺院僧众。

    nbsp甘泉县出产内奸的寺院应是甘泉县城里第一破烂的公共建筑,破烂到房倒屋塌、梁柱焦黑,几为废墟。不消打听,定是被愤怒的百姓给火烧红莲寺了。

    nbsp骑马伴随而行的王不为时刻关注着贵客的,见到赵大帅挤眉弄眼挖鼻掏耳的小动作不断,以为对方吃素向佛乃心有不忍,恐其归罪于本县军民,乃当仁不让告罪道:“上官息怒,和尚是晚生亲手给吊上的城头,和尚庙是下官亲手点的火...”

    nbsp“哦,靖内锄奸并无不可。”

    nbsp当兵杀贼,手上沾血,故而念经向佛求得心静,理解!

    nbsp观上官脸上波澜不惊,料他正腹中胀气。“上官息怒...”

    nbsp于是老赵不爱听了,“王大人啊,你哪只眼睛看到本军生怒。你叫我息怒,本无怒气,你叫我如何客随主便来息怒哩。”

    nbsp这就好,这就好。

    nbsp这就好吗?不甚好哩!你王不为,名号挑明了的向道之人,此次借锄奸之名杀和尚毁寺庙,搞了个迷你版的甘泉灭佛,是不是有假公济私之嫌疑啊!?

    nbsp这个王不为也是个头铁之人,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干脆认下,承认自己确有借机崇道抑佛。

    nbsp上官,要有上官的气度,有些话不好直白说,自有跟班代为传达。于祥发声了,言语里不给主人留丁点的情面,“何来仇恨?”

    nbsp“本无仇但恨。我延安府居秦之龙兴,道理代代传习。有道是:三清只需泥土塑,佛祖却要黄金渡。乱世佛门不问事,道士下山救苍生。”“不问事也就罢了,此番佛门中人认贼作父,害我两千军民性命。便有恨更有仇了。”

    nbsp“如此大人便快意恩仇了。”

    nbsp“正是!弃我者自断财路,害我者百病缠身,算计我者替我吞苦,欺我者替我抗病。苍天有眼,欠我的加倍返还!”

    nbsp“哈哈,王大人,你这是冲天的怨念、入魔的心结,可非道法自然啊。”

    nbsp王不为梗着脖子盯住于祥正要反驳,耳听得一阵爽朗大笑,见那赵大帅笑语吟吟:“好了好了,你于文昌伶牙俐齿,与之战乃又下一城。”又见他捏个子午诀相向而道:“王大人休气短,你有所不知,我等出身施州,那里只讲道理不论佛法。你我,皆道门中人。”

    nbsp王不为大喜,“甚好,道士出山救苍生。”

    喜欢。

第412章 道家出山救苍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