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只能扶阿斗怎么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https://m.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倘若依他们所想,换掉姜维,让阎宇做大将军,又会如何?”樊建依旧不依不饶。

    nbsp“你想多了,”阿斗苦笑着摇摇头,“你以为,姜维都做不到的事情,阎宇就能做到?”阎宇的评价只有一句“宿有功干,於事精勤”,他的能力,连马忠都比不过,更何况姜维。当年所谓的大汉啊,是一个披着国家外衣的军队,尤其到后来,已经是千疮百孔,国弊民疲。除非先生再世,否则,自己是不信还有谁能阻止那个国家的灭亡。

    nbsp“但是,若非大将军穷兵黩武,虐用百姓,大汉何至于此!”樊建站起身,有些激动,身为士人,他对黄皓有一种本能的厌恶。但,为了与姜维抗衡,他甚至必须容忍与黄皓一个宦官合谋,甚至看着自己的同僚,看着曾经大汉丞相的儿子,和大汉丞相夸赞过的属吏,和一个宦官相交,“况且,大将军每每为邓艾所破,既无攻城略地之功,又无振奋人心之举,撤军汉中,引狼入室,剥刻羌族,虐用百姓,直到最后技不如人。亡国之祸,罪莫大焉,陛下任用此人已经失察,怎么如今还为姜维……”

    nbsp“够了,长元。”阿斗脸上的微笑收了起来,皱起眉,许久,才终于平复下自己的心情,开口,“樊建,大汉亡国,罪在朕躬。大将军归国以来,忠心昭昭天日可鉴,我不想听见任何人诋毁他。”

    nbsp“臣……”樊建跪倒在地,拜了一半,请罪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忽然反应过来,面前这个人,已经不是自己的主君了。苦笑着跪在原地,现在,他自然也不方便再站起来。

    nbsp是啊,他怎么忘了,当年“上希主旨,下接阉宦”的陈祗,都没敢对姜维有丝毫不敬之处,到后来黄皓乱政,他也是整个朝廷唯一一个能与黄皓分庭抗礼的人。他不仅责备黄皓,仅凭他姜维的一个名字,就能让黄皓在陛下面前失宠,最后不得不乖乖奉命前去谢罪!当年想要扳倒他的人多了去了,就连陛下从小宠大的诸葛瞻和姜维最倚重的部将张翼都在这件事情上站在了黄皓一边,不惜与他廷争,整个朝廷都反对他北伐,人家却还能一意孤行。最后的结果呢?直到灭国,他姜维都把大将军的位置坐得稳稳当当!什么“羁旅托国,常怀危惧之思”,他姜维在季汉总共有两个靠山,一个是诸葛丞相,还有一个,就是陛下。

    nbsp“果然阿维这两天不对劲是因为见到了你。”当年的伤口被人揭开,他要是还能安之若素,那才奇怪了,阿斗垂眸,许久,叹息一声,“行了,阿维在这儿也呆不了几天,你就别再去见他了,还有,”阿斗站起身,最后拍拍樊建的肩,“你要选司马家,就别再留恋曾经的季汉,否则,你只能是两边不讨好。”最后这一句,语调严肃而郑重,这是曾经的主君在训诫自己的臣子。

    nbsp樊建看着似乎铁了心要保护姜维的阿斗,唇角扬起苦笑,嘴边的话被硬生生憋了回去,此时,他也只能一拜,“臣,谢陛下指教。”

    nbsp“阿维?”推开门,阿斗看着跪在门口的人影,皱了皱眉,真是,怎么事情都攒到一块儿来了,也不知道他听到了多少,“有话去你的房间再说,外面人多眼杂,不方便。”

    nbsp“是。”姜维起身,阿斗上前一步,轻轻握住姜维还有些颤抖的手,“带路,阿维。”

    nbsp樊建看着两人相携离去的背影,一拳捶在墙上,姜维,黄皓,这两个分明都国家罪人,凭什么被陛下宠信,甚至,被委以重任?!他记忆里的陛下,明明不是分不清贤愚忠奸的人才对!

    nbsp“而且,陛下您凭什么就说,臣是心系司马家,就因为,臣曾经劝说晋帝为邓艾平反吗。”樊建看着阿斗的背影,许久,苦笑一声。连灭蜀受降功劳赫赫的邓艾都落得那样的下场,自己,又怎么能不担忧,亡国降虏的滋味,谁都不好受啊……

    nbsp如果臣现在告诉您,臣一点也不想效忠司马家,陛下您,会信吗?

    nbsp“樊建在你面前说什么了?”两人坐定,程悦捧上两杯茶,然后找了个借口离开,阿斗看着越来越像主持中馈的夫人的程悦的背影,一笑,“快成婚了,怎么你倒愁眉苦脸的,怎么,怕我姐姐是个河东狮吗?我看,大概不可能吧。”

    nbsp“主公……”回了房间,姜维关好门窗,转身跪在阿斗面前,“臣枉食君禄,身居高位,然才不配位,终至国破,臣……”

    nbsp“你觉得,亡国是你的责任?”阿斗一手扶额,倚在茶几上,自家大臣有这个觉悟当然能够证明他们的品质,但是,也别太严重了好吗,自己也会为难的啊!手指一下一下颇有节奏地敲上桌案,阿斗决定破釜沉舟,“姜维,说句实话,你觉得,你有这个资格吗?”

    nbsp“臣……”姜维伏在地上,没敢抬头,主公这么问,似乎自己怎么回答都不妥当。

    nbsp“你知道,后来我们投降的时候,国家的府库里,还有多少东西吗。”阿斗叹息一声,拉着姜维坐在自己对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臣不知。”姜维这个大将军和费祎完全不同,他连年征战在外,只顾着战争那一茬儿事情,国家内政,基本上就没操过心。

    nbsp“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阿斗咬咬唇,回忆当年的事情,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种折磨,“粮食有多少你心里有数,恐怕还不够你打一场仗的,绢帛一百万匹你也看不出什么,再看看金,两千斤,阿维,你知道两千斤金,意味着什么吗?”

    nbsp“臣记得当年,昭烈皇帝入蜀之时,曾经赐关,张二位将军,还有当年的丞相和法正金各五百斤,也就是说……”姜维看着阿斗,“两千斤金,也就是当年给四位所赐的黄金总和而已。”但当年的昭烈皇帝,除了这四位之外,可还给其他人“赏赐有差”的。

    nbsp“当年蜀土的确富实,但,也撑不了我们那么个用法。”阿斗眉宇间带了掩不住的苦涩,“以益州一州之地,与天下九州抗衡,还能撑上四十年,当年的先生,真的是经世之才啊。”季汉的经济手段自打诸葛亮之后

第44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