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3章 地下工厂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https://m.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验部门里,王铭洋继续着今天的视察,这次由王铭泽亲自讲解情况。

    nbsp在这里,王铭洋一手打造的34;智能辅助研究34;nbsp系统衍生的虚拟仿真平台,让科研人员能在原子尺度上设计新型复合材料。

    nbsp现场演示时,当研究员李娜输入nbsp34;耐海水腐蚀的轻量化装甲34;nbsp要求后,系统在短短nbsp18秒之内就根据全世界网络搜集来的资料,筛选出nbsp37nbsp种候选配方。

    nbsp其中第nbsp29nbsp号方案nbsp,钛合金与石墨烯的纳米层状结构,在几十个方案推算中最具可能性。

    nbsp根据刷选结果,研究人员只需要沿着这些方向延伸,设计不同组合的配比做实验,收集数据再反馈给系统再模拟,最后大概率能够找到符合要求的材料。

    nbsp这种研究方法在金属研究领域具有颠覆性的意义。

    nbsp在编写智能辅助设计程序时,王铭洋将自己独创的nbsp34;缺陷演化预测算法34;nbsp融入模拟流程。

    nbsp在研发新型合金时,系统会提前nbsp72nbsp小时预警铸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微裂纹能量。

    nbsp这种nbsp34;未卜先知34;nbsp的能力,让夏岛实验室的新材料研发部门研发周期平均缩短nbsp68%,当然,也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nbsp当全球其他机构还在为某个合金配比和冶炼工艺争论不休时,夏岛的科研团队已通过人工智能完成了数十轮迭代优化。

    nbsp在常温超导材料研究中,模拟运算筛选时甚至自主调配出了一种铋锶钙铜氧体系的新配比,使其临界温度提升至140℃,突破了现有理论预测的极限。

    nbsp但这种新的超导材料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在工作人员汇报上来后,王铭洋和王铭泽经过衡量,觉得还是暂时搁置,先集中精力研发夏岛比较急需的合金比较好。

    nbsp等夏岛的实力和条件都达到了,再回头来致力于超导材料的研究也不迟。

    nbsp34;以前做实验像盲人摸象,现在智能辅助设计系统给了我们nbspXnbsp光眼。34;

    nbsp材料所副所长陈博士指着屏幕上的分子运动轨迹图,扶了一下眼睛继续跟王铭洋说道:

    nbsp34;上周我们模拟超过1200nbsp种催化剂组合,找到的新型电解水催化剂,让制氢效率提升了nbsp3nbsp倍。王总你打造出来的这套辅助系统真的是太好用了,是我们科研人员的神兵利器。34;

    nbsp说到后面,陈博士和他的组员们眼里的光芒变得炽热,又带着些许崇敬望着王铭洋。

    nbsp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这种新型的科研模式的,夏岛实验室在新能源、冶金和树脂材料等领域形成了巨大的优势:仅仅两个多月,就有nbsp7nbsp各型号的材料配比得到确定。

    nbsp假以时日,随着人工智能的威力逐渐展现,夏岛实验室取得的成果将不断拉大自身领先的技术优势。

    nbsp随后,王铭洋跟新型材料研究部门的人开了一个小会,确定接下来要重点突破的几种材料。

    nbsp这都是应用于无人机和潜水艇制造的材料,可以快速的提高夏岛的军事实力。

    nbsp跟材料研究部门毗邻的是半导体研究部门,负责人依然是之前的李力持。

    nbsp在半导体生产封装一体化车间,控制系统甚至能根据实时能耗数据,动态调整10台光刻机和整条智能生产线的功率分配,使芯片良率提升nbsp3.2nbsp个百分点。

    喜欢。

第433章 地下工厂2[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