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之烽烟万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 晋西北大发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https://m.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1938nbsp年,对于山西来说,如果不是日寇的入侵,将会是一个丰收的年份。但是在晋西北,因为李宏和nbsp398nbsp旅的出现,成功的将日寇拒之门外,反而成为了一处乱世宝地。

    nbsp自从去年日寇大举入侵山西以来,十余年未遭受大的战火波及的山西自此结束了它的和平局面,从此战火纷飞,遍地狼烟。中央军、西北军、晋绥军、八路军、山西新军、日寇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面对外寇入侵,中国各个派系的军人全部放下了往日的矛盾,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在这一刻,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军人。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强大日寇,中国军人们宁死不屈,英勇抗敌,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谱写了一篇又一篇悲壮的英雄史诗。

    nbsp此时,中华大地上,徐州会战刚刚结束,由于黄河决口,日军被迫放弃了从陇海路西进,沿淮河进攻武汉的作战计划,转而改为溯江而上,沿长江两岸进攻武汉。于是,轰轰烈烈的武汉会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nbsp在华北地区,八路军挺进敌后,在河北、山东等地建立起一个又一个抗日根据地,敌后抗日正在蓬勃发展。

    nbsp在山西战场上,日军第一军从年初开始,就不断对我抗日军民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进攻。晋西北、晋西南、晋东南是日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先后爆发了晋西北反围攻战役、反攻绥远战役、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等等一系列战役,可谓是全省都在激战。中央军、陕军一部更是进入中条山,建立起中条山防线,拉开了浩浩荡荡的中条山抗战序幕。

    nbsp在晋西北七县,自从去年因为战火涌入大量人口后,这里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nbsp李宏自从成为晋西北五县军政一把手以来,一方面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一方面组织百姓开展大生产运动,同时积极率军抵抗日军,将日军牢牢挡在了晋西北之外,确保这里发展不被破坏。后来收复神池和清水河两县后,晋西北行政公署成立,李宏的管辖范围扩展到了七县。虽然身上的压力更重了,但是相应的李宏的实力也变得更加强大。

    nbsp农业方面,从nbsp1937nbsp年冬天到nbsp1938nbsp年夏天,晋西北地区基本上可以说是风调雨顺,没有发生什么自然灾害,这就保证了农民的农业收成。同时,在李宏的大力主导下,各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业发展,促进生产的政策,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组织原住民和新涌入的百姓开展大生产运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李宏管辖的各县耕地面积翻了超过一倍,部分地区甚至耕地面积达到了原来的三倍以上,成绩斐然。

    nbsp因此,今年春末夏初,晋西北的小麦等作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产量远远超过去年,不仅可以供养所有百姓,甚至还有大批余粮供给政府和军队,彻底解决了困扰李宏几个月的粮食问题。

    nbsp大丰收带来的好处除了让晋西北摆脱粮食危

第240章 晋西北大发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